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 正文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记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下成长起来的1977级民大学子
时间:2018-12-20 编辑: 浏览:4234

 

1977年那场举世瞩目的考试开考之时,20岁的彝族人左发桑已经在保山市隆阳区的乡村当了一年的农民;21岁的回族人聂华已经高中毕业三年了,他是楚雄武定的一位普通的民办教师;而老三届赵应高已经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昭通鲁甸十余年了。如果没有那场考试,他们的人生将各自平行前进,或当农民,或当老师,抑或成为一名工人。然而正因为这场考试,他们聚在了一起,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1977级大学生

2018年的温暖冬日里,左发桑、赵应高、聂华和他们当时的62名政治系同学一起回到了离开了36年的云南民族大学,曾经的云南民族学院。他们走过漫长的时光隧道,从莲花池畔到雨花湖边,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他们回忆来路,心怀感激。

这,是他们那一代民族学子的故事。

 

 

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左发桑从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已经一年多了,回瓦马乡务农的他平时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看报纸。当刊登有恢复高考消息的报纸送到他那里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了。复习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立马赶到公社报名,参加了那场考试。他觉得自己是彝族,想为民族地区发展做一些事情,第一志愿就报考了云南民族学院。后来,县政府打电话通知他考上了大学,虽然还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但是当时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聂华在来到云南民族学院之前,只觉得自己是回族人,应当适合去云南民族学院读书。他在家乡大队综合厂工作了几年,又当了一段时间民办教师。由于具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他最终在1977年底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被云南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专业录取。他至今记得,出发去上大学前父老乡亲夹道相送的场景,以及亲戚朋友送的脸盆毛巾牙膏牙刷等诸多礼物。

杨慧也考上了,她收到的录取通知书编号是00001,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她和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在走进大学之前,做过知青,做过工人,但无论身处何种状态对知识的渴望从来没有改变过。长期以来对自己未来的命运的担忧,终于在国家恢复高考政策出台后化解。在希望的灯塔的指引下,凭着一股热爱学习的劲头,杨慧实现了梦想。

要知道,那一年全国共有57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云南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人数为14万余人。而全国高校录取新生只有27.3万人,录取率不到5%。云南民族学院在1977级考生中首次在政治系、中文系招收政治、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在高校招生断档十年、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还是录取到很多像左发桑、聂华、杨慧这样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甚至还出了怒族、普米族、基诺族、阿昌族等云南特有人口较少民族的第一代大学生。

 

 

政策温暖下无忧求学

左发桑是在一个星期天来到学校的,看着大门紧闭的校园,他急得一个劲儿地敲门。一位老师来开了门,还温和地指引他完成了报到。左发桑在回忆40年前与云南民族学院初见的这一幕时,表示自己依然感到很温暖。

温暖不止于此。

聂华等人在来到云南民族学院报道之前,并不知道学校具有完善的少数民族政策。所以当他们收到学校给每位同学发的每月15元的菜票、男生40斤女生38斤的饭票时,他感到惊喜不已。

1977级政治系共有3个班级,149名同学,除一位边疆汉族外(从内地到边疆支援干部的子女称为边汉),其余全部都是少数民族。由于高考中断了十年,同学们年纪跨度很大,最年长的同学已经32岁,最年少的同学只有16岁,年龄悬殊16岁。同学们全是云南考生,大多来自各地州边疆民族地区,不少同学家庭经济困难。云南省委省政府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云南民族学院在生活上给予格外的关怀和照顾,除了学费全免、提供伙食补助外,还给予贫困学生每人4-6元不等的助学金,并在冬日里送去炭火、棉衣等御寒生活用品。正是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和补助的支撑下,各族学子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有了保障,实现了衣食无忧。

 

 

在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同学们得以在知识的海洋尽情汲取能量。当时的云南民族学院,是首次招收本科学生,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非常不足。但是,老师们尽心尽力尽责地开展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40年前云南民族学院的校园里,少数民族学生刻苦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的景象,成为大家多年后共同的回忆。他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养成了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并受益终身。

1977级政治系学生入学年多后,19803月学校新成立了经济管理系,便从政治系学生中选取一部分同学转入经济管理系。同为老三届的赵应高和马恩福都成为了经济管理系的学生。赵应高说正是在学校的学习经历,让他发现了自己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以至于后来在昭通市烟草公司的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实现了产值飞跃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师们都很好很负责,我们很珍惜这种学习氛围,马恩福更是对母校的培养充满感激之情。在他的影响下,自己的弟弟、儿子都曾在云南民族学院读书,孙女今年也从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考上了山东大学。

 

 

民大精神照亮人生路

四年后,1977级的同学们毕业了,他们面临各不相同的人生选择。时任云南民族学院的马矅教授曾给1977级学子的同学录题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少数民族的四化服务。他们当中,有25名同学留校任教,其余不少同学回到民族地区,有的从政,有的治学,有的经商……不同的选择在36年后被总结为一句话: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学校给予的精神引领,始终以民院人自居。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做到了尽心尽责,并牢牢恪守道德底线。

 

 

左发桑回到家乡保山,从地区民族干部学校到保山市人大财经委直到光荣退休;赵应高从鲁甸县到昭通市,昭通市烟草公司工作期间取得的业绩让他在退休多年后仍然感到自豪;聂华从楚雄到牟定县再到昆明工作,最终以云南省政协办公厅巡视员的身份退休。而杨慧,在经历了留校任教、出国深造之后,成为了云南大学的一名博导。

他们班,还出了不少在改革开放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成绩显著的人物,譬如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云南省人大副主任赵立雄,云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少英,云南民族大学原纪委书记温福泽,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施本植,云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云南省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省优秀教师赵丽珍……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各个自治州、自治县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曾由1977级政治系同窗担任过。不少同学在各地州的民族研究室工作,在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投入了毕生精力。

回顾过去,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聂华无时无刻不感激母校的培养,他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源自母校,使其受益一生,40年来始终没有忘记。杨慧也说,没有母校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对她而言,云南民族学院不仅是一个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更是她求学路的新起点。左发桑觉得,自己这一拨人是国家民族政策的受益者,高考改变了命运,母校培养了自己,让自己有机会为国家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聂华寄语年轻学子:要更有自信心和使命感”。是的,云南民族大学不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府。但是在67年的办学过程中,她培养的超过80%的学生都回到民族地区,数以万计的学子扎根边疆,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一生的心血。其实,1977级的民大学子差不多每一位都有类似的经历和感人的故事。我们采访到的,不过反映了这个群体的一个侧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也应当有坚定的精神信念和过硬的文化知识。就像1977级的前辈们所说,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视作己任,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干。(文/左军 李晴 采访/魏世芳 欧阳涵哲 汪敏 黄双翼